革命先驱—廖乾五
廖乾五(1886——1930),原名正元,又名华龙,化名刘省三,平利县八仙镇龙门人。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历任中共汉口地委委员,“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”党代表,国民革命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、党代表,革命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委员,总政治部秘书长,20军党代表,中共湖南省军委书记。为建立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,为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,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,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,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高级政治工作干部。廖乾五幼时入私塾,聪慧勤奋,喜文爱武,注重身体锻炼,少年时代就钦佩二哥廖定三(早期同盟会员)为国为民的精神,志向远大。1907年农历正月初一,他辞别了老家八仙的新婚妻子,顶风冒雪,跋山涉水,千里迢迢到武汉找其从事反清活动的二哥。在二哥的资助下,他从京师(北京)农业学堂学成毕业后又回到武汉从事革命斗争。在共产党的初创时期,廖乾五同恽代英、董必武、包惠僧等人从事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,1922年在武汉加入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。1923年,他和项英、陈潭秋等共产党员领导了著名的汉口铁路工人“二七”大罢工,又协助包惠僧、林伯渠建立了中共汉口地委,任地委委员。1924年1月,他代表中共汉口地委赴广州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;同年11月,他受命担任孙中山创建的“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”党代表、政治部主任,率领铁甲车队参加支持省港大罢工和广宁农民运动,平定军阀杨希闵、刘震寰的武装判乱,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北伐战争中,他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12师和第4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,参加指挥了著名的汀泗桥、贺胜桥、武昌战役,削弱了军阀吴佩孚的力量,北伐军取得了重大胜利。他所在的第4军,由于共产党人卓越的思想政治工作,纪律严明,英勇善战,屡立战功,享有“铁军”的称号。廖乾五十分重视军队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,亲自编写的《国民革命歌》歌词,在将士中广为传唱,起到了很好的政治鼓动作用。
1927年,蒋介石、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,廖乾五无比悲愤。为了挽救革命,他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民党第4军特别党部执委、监委联席会议,通电声讨蒋介石。同年7月下旬奔赴九江,参加在甘棠湖举行的南昌起义筹划工作会议,并同贺龙等一起到南昌,协助叶挺指挥战斗。
南昌起义胜利后,廖乾五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委员,第20军党代表(军长贺龙)兼政治部主任。他与周逸群都是贺龙入党介绍人。1930年,廖乾五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湖南,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。不久,被国民党秘密逮捕。在狱中,廖乾五任凭敌人严刑铐打,保守党的秘密,坚贞不屈,视死如归。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清乡司令何健惧于廖乾五的崇高声望,不敢公开审讯,遂下令将廖乾五秘密杀害于长沙市郊,时年44岁。
1997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批准,在平利县塑建廖乾五纪念像,以昭彰他的丰功伟绩。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